世界日報劉開平訪問:「網上開新節目 史東 要讓全世界看見」


這是世界日報劉開平的訪問:「網上開新節目 史東 要讓全世界看見」。與您分享:

當年在台北唸小學五、六年級時,小史東就迷上了美國的搖滾樂,這奠定了他後來製作音樂節目的基礎。史東的電台音樂節目,影響曾遍及台灣和中 國大陸。數年前,史東每逢周一至周五晚上11時在灣區26頻道電視台播出的訪談節目「話越地平線」,曾是灣區許多華裔每晚睡前必看的節目。現在,史東要透 過無遠弗屆的網路,把他的新節目DL360.TV推向全世界。

最近,史東接受本報採訪,談過去,談未來,壯心不已。

高中入行 奠定DJ基礎

記者問:你在台灣的音樂節目,曾經享有很高的知名度。你是怎麼開始做音樂節目的?

史東答:我是家裡最小的孩子,我唸小學五、六年級時,哥哥姐姐都喜歡美國的流行音樂,我耳濡目染,接觸了很多美國的流行音樂,被他們「帶 壞」了。讀高中三年級的時候,有個機會,當時的空軍電台請人做DJ,在節目中介紹音樂,我去申請這個工作,他們錄用了我。這個工作對我很重要,是我個人成 長中的里程碑,對自己能做好音樂節目的自信心增進很大,對後來我做節目的影響也很大。

大學畢業後,我又到正聲電台、警察電台做DJ,主持「熱門音樂」節目。早年台灣只有AM電台,後來有了調頻電台(FM),功率很強,全台灣都可以聽到。60年代未、70年代初的時候,台灣喜歡聽「熱門音樂」的聽眾都知道我。一直到1976年我離台赴美。

史東時間 征服大陸聽眾

問:從網上查到的資料,你也曾經在中國大陸播出音樂節目,並且很受歡迎。從台灣到美國,再「進入」大陸。能說說其中的故事嗎?

答:中國改革開放後,對美國音樂的立場也慢慢發生變化,大陸老百姓也開始喜歡美國音樂,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事情。經人介紹,大陸有人知道 我過去在台灣做過音樂節目,他們也有興趣向大陸老百姓介紹美國的音樂節目,先是北京音樂電台和我聯絡,他們先要聽樣本(帶)。我的想法是,大陸聽眾以前很 少聽美國音樂,我介紹美國音樂時,要在包裝上下功夫。透過剪接,以活潑緊湊的方式,襯托出氣氛,做出一個完全美國風味的電台音樂節目:「史東時間」。美國 唱片協會、美國廣播協會也熱心為這個節目提供很多資料。

節目送到北京音樂電台,播出後反響非常大,結果從開始的一個城市,蔓延到後來的13個城市。從北京蔓延到天津、上海、瀋陽、杭州、哈爾賓、成都、長沙等城市,都是中國的大城市。

那時候我剛開始做這個節目不久,想了解大陸聽眾的地域到底有多大,反應到底有多大。我用了一個巧妙的方法,一個低成本的方法。那年剛好美國 發行貓王郵票,我就在電台節目中說,如接受本節目的市場調查,回答問卷,只要把問卷寄回,就可獲贈一套貓王郵票。結果我都沒有心理準備,回信成捆成捆地寄 到美國,甚至有中國很偏僻的地方寄來的信。

但是這個節目很快就出現盜版,或者在雲南的一些小城市也有電台播出我的節目,這裡面一定有貓膩。我猜想是有些城市的電台,買了我的節目,再轉賣給小城市的電台,這是倒賣。但是我也拿不出證據。

灣區挖角 脫口秀成功了

問:後來你在灣區開始了電台節目「話越地平線」,怎麼又從中國大陸轉回美國呢?

答:我在大陸的音樂節目,在美國的告示牌雜誌(Billboard)上曾經有顯著報導。灣區1400AM電台,是播出少數族裔節目的電台, 他們注意到我在大陸節目的地位,就與我聯絡,希望我幫他們做一個節目,我向他們提出了一個構想,做一個talk show(脫口秀),在下午6、7時黃金時段播出。但是,當時有人不看好這個節目,認為老中(華人社區)派別很多,眾口難調。其實正是這個原因,我的廣播 節目「話越地平線」非常成功。因為節目完全開放給所有聽眾,任何人在我的節目中都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。他們可表達任何看法,卻沒有任何壓力。我的立場 是:「我可以不同意你的立場,但盡力保護你的發言權。」當然發言要理性,而不是非理性的謾罵。承蒙聽眾的厚愛,節目非常受歡迎。

問:做廣播節目「話越地平線」時,在中國大陸播出的「史東時間」還有繼續做嗎?

答:因為忙於做「話越地平線」,大陸播出的節目後來就停掉了。

問:正因為你的電台節目「話越地平線」很受歡迎,所以後來就變成了電視節目「話越地平線」?

答:是的,因為這個節目很受歡迎,26台和我簽了五年的約,在電視台播出「話越地平線」。電視的威力大大超過廣播,(節目的)影響力更上一 層樓。廣播節目只要有一個麥克風就可以做,電視有畫面,也是一種show(表演)。不過,五年約滿,沒有續約。「話越地平線」被他們註冊了,這是我個人的 疏忽,不過也沒有甚麼大不了的。

跟上流行 上網路開節目

問:在26台主持「話越地平線」那幾年,你自己認為比較喜歡、難以忘記的節目主要有那些?

答:那時每個星期周一到周五,每天晚上播出一集「話越地平線」,五年中播出了很多集「話越地平線」。我自己比較喜歡的,主要是比較實在的節 目,比方說那些有動人個人故事的節目,或有文化內涵的節目,而不是那些比較虛的節目。所謂比較虛的節目,主要是指政治議題的節目,有的時候就是吵吵鬧鬧一 場。

問:你現在也趕上了「時髦」,到網上發揮你的才能去了。

答:我現在有一個網路節目:DL360.TV。網路是一個全新的載體,電台和電視的時代即將過去,未來是網路的時代。網路的觀眾地域寬廣, 沒有疆界,是全球性的。網路節目還會竄延,一傳十,十傳百。在網路上,觀眾還可以互相討論節目內容。電台、電視的節目,或是半小時,或是一小時,有時間限 制。現在打開電腦、手機,隨時可以上網看節目。現在網路節目的畫面也慢慢轉向高清、高解析度。只要充分利用網路,威力不可限量。

問:無論是電台、電視,還是網路,最終還是要影響到聽眾或觀眾,影響到具體的個人。

答:這麼多年,聽眾或觀眾對我一直十分支持,這些我一直銘記在心,它是對我以後工作的最大鼓舞。我也希望透過這次訪問,向多年來愛護我、關心我的聽眾和觀眾,再次致謝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