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《頤和園》第一集:清漪出錦繡


這又是一部值得我們「雲端收藏」的精彩紀錄片,為您在此永久安置著。有空的話就瞧瞧。這是一部令人嘆而觀止的故事。在這個全世界最偉大的園庭設計裡面,有太多的悲歡離合,太多的滄海桑田。這又是一個你應該知道的故事。

央視發行《頤和園》時的新聞稿:

頤和園

清代皇家園林頤和園,前身名為清漪園,始建於國力強盛的乾隆時期,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縱火焚毀。光緒年間重建,改名為頤和園,成 為慈禧晚年生活居住的主要場所。頤和園曾遭八國聯軍搶掠,抗戰期間曾被日軍占據。1928年,頤和園由皇家園林正式成為國家公園。現今保存園內的文獻檔 案、文物收藏,記錄了中國封建社會由鼎盛輝煌走向衰落滅亡的歷史,也見證了幾經滄桑的園林在新中國獲得新生的歷程。頤和園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、規模最大 的古代園林,是中國園林藝術的巔峰之作。

六集電視紀錄片《頤和園》是央視紀錄片《故宮》原班人馬歷時三年隆重推出的又一部力作。該片經過兩度寒暑的大型拍攝,奉獻出震撼奢華的視覺盛宴,用 故事化的結構和講述風格,揭秘一座皇家園林的前世今生。使用三維特技和情景再現的表現手法,復活清漪園久已消失的絕世風景,以及頤和園風雲變幻的皇家生 活!通過真實的歷史,鮮活的故事,富有衝擊力的畫面,展示中國最後一座皇家園林的全貌,揭示園林背後跌宕起伏的歷史,和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。

《頤和園》記述了頤和園前身清漪園的興建、毀滅與重建的滄桑變化。按照中國傳統文化,紫禁城代表著“禮”,頤和園則代表著“樂”,如今《故宮》和《頤和園》的拍攝完成,也代表著“禮”“樂”結合,完成了中國古典建築和文化的一個篇章。

世界上最長的長廊、與眾不同的聽鸝館小戲台、造型奇特的建築“揚仁風”、仿蘇州山塘街的買賣街,它們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?清漪園的山水建築又如何體現古典園林藝術的精髓?這些歷史懸念將在《頤和園》中一一解開。

《萬壽慶典圖》描繪清漪園的惟一圖卷

由於當年建造清漪園的圖紙、燙樣等重要的歷史資料大部分已經毀於英法聯軍的大火,清漪園的現存資料十分稀少,它的真實面貌更是無人得見。在這次 拍攝過程中,通過艱苦努力,我們發掘了大量不為人知的歷史信息,重新揭示了一些歷史懸疑,為清漪園相關歷史研究提出新的素材、角度和視點。比如,攝制組發 現了一張未得到世人矚目的古圖《萬壽慶典圖》,這張圖描繪了乾隆的母親崇慶皇太後萬壽慶典的盛況,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年清漪園的建築模樣,規模以及園林 盛況。這大概是現存惟一一張全面描繪清漪園的圖卷。彙集各種史料,利用三維動畫特技,節目中首次復原了一個最接近真實的立體的清漪園,再現了世人從未見過 的清漪園鼎盛時期的園林勝景。

將專業觀點 融於形像化講述之中

全片采用故事串聯的敘事結構和故事化的講述風格,使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。為了改變以往一些歷史文化類紀錄片節奏緩慢枯燥沉悶的弱點,本片將一 些權威性、學術性和專業性的觀點融於形像化的講述之中,尤其是片中涉及到大量的園林知識,以攝像機鏡頭代替觀眾的主觀視線,以山水草木亭台樓閣作為觀察對 像,通過畫面語言形像地詮釋專業的理論,全片見觀點不見專家。

講故事的同時 兼顧文物展示功能

頤和園所收藏的歷史文物多達四萬多件,而園中的亭台樓閣,花草樹木本身也是文物。本片“歷史重現”部分的拍攝,充分利用真實的場景和道具,在講 故事的同時,兼顧文物展示功能。可以說,在這些段落中,除了角色是扮演的,服裝是現代的戲裝之外,其余包括背景,環境、家具等都是珍貴的文物,可謂真正的 “真實再現”。這種效果和價值是任何影視劇無法比擬的。本片在頤和園真實的環境中進行的歷史重現,可以說為觀眾提供了一幅晚清皇家生活的全息圖卷。

張藝謀御用攝影 趙小丁掌鏡

  本次拍攝采用索尼高端的數字電影攝像機,是迄今為止圖像質量最好的一部高清紀錄片。《頤和園》的影像延續了《故宮》的精美風 格,同時,又有突破和創新。與《故宮》一樣,《頤和園》依然邀請著名攝影師趙小丁(張藝謀御用攝影,《英雄》《十面埋伏》的攝影)作為攝影指導。兩度寒暑 的大規模拍攝,窮盡各種視角,全面展示頤和園的極致之美。有些畫面,甚至讓每天身處園中的工作人員都感到驚奇,即使是老北京,也未必有緣看到。比如,多年 一遇的西山晴雪,僅僅持續兩個小時的西堤霧凇等。航拍隊伍也赫赫有名,他們曾經拍攝過電影《哈裡·波特》《007》系列電影。

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《頤和園》~第1集 清漪出錦繡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